2)大唐建国首功之臣是谁_历史很有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,不过我绝不会谋反。”刘文静强调,“我与裴寂都是晋阳起兵的功臣,我才干不逊色于裴寂,还比裴寂多出许多战功,现在裴寂高高在上,地位比我要高,我心中自然不服。”刘文静在会审时的回答,符合他一贯的脾气,坦率而自信,然而也正是因为他这番毫无顾忌的回答,致使他最终身陷囹圄,人头落地。小妾状告刘文静谋反,本来没有真实凭据,刘文静只要一口咬定自己没有酒后胡言,那么就算是裴寂有心整他,也无可奈何。像这种事涉谋反的大案,主审官员都会格外谨慎。只要刘文静全盘否定,最后倒霉的九成是那个小妾。可是刘文静坦然承认自己骂过裴寂,对裴寂如今的高位心怀不满,此事被记录在案,再被有心人刻意解读,最后的发展就难以预料了。三个主审官员中,萧瑀、李纲都认为刘文静不会谋反,不过他们也没有否认刘文静对裴寂的不满。案情传到了李渊耳中,李渊却颇为恼火。据调查可知,刘文静虽然没有明确的谋反之心,然对裴寂却深有不满。裴寂为何会享有高位,长年待在权力中枢,刘文静为何会被外放军中,最重要的原因还不都是因为唐高祖李渊?在李渊看来,刘文静表面上是骂裴寂,实际上就是在骂他。刘文静对裴寂的不满,就是对朝廷不满,就是对他唐高祖李渊不满。

  3.裴寂拱火。裴寂本就与刘文静不和,如今刘文静的小辫子被他抓住,他自然不会放过。裴寂告诉李渊:“文静才略,实冠时人,性复粗险,忿不思难,丑言悖逆,其状已彰。当今天下未定,外有强敌,今若赦之,必贻后患。”裴寂这番话有三层意思。他首先肯定刘文静的才干,认定刘文静有才并且才干超堪称当世第一。但是裴寂强调,刘文静这个人德行很差,性格上有很大弱点,这个弱点是什么呢?他敢于冒险,胆大妄为,当初他敢劝说李渊谋反,正是因为这个性格。如今刘文静当众承认对朝廷不满,同样与他的性格才干有关。裴寂的最后一层意思是说唐朝现在强敌环伺,北方有突厥,东方有王世充,如果此时赦免了刘文静,以后一定会出大问题。

  裴寂口中所说的后患,究竟是什么呢?原来唐朝之所以能够建立,与突厥的帮助大有关系。李渊起兵之初,为确保突厥不断自己的后路,曾派使者前往突厥,向其称臣,并答应许多苛刻条件。那奉命前往突厥谈判的使者就是刘文静。刘文静与当时的突厥可汗私交不错,此刻若赦免刘文静,以刘文静胆大妄为的脾气,极有可能勾结突厥,对大唐用兵。

  4.秦王求情。就在唐高祖李渊犹豫不决时,秦王李世民上书为刘文静求情。他说:“义旗初起,(刘文静)先定非常之策,始告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gxs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